第一百一十四章 君子白砚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一百一十四章 君子白砚(2/2)

    “没有奴隶吗?真是个很好的世界啊。”

    可以看得出,年轻人对那样的世界很是向往,不过他的手依旧很稳,没有任何多余的心情。

    “草原上如果没有奴隶会是怎样一副光景。”

    李文硕这样想着,脑海中的草原上盖起了一座座高大的楼阁,街道上行人匆忙,孩童嬉戏,小贩吆喝……

    想到这里,却是笑着摇了摇头,那是中原。

    “有奴隶的话会死人,没有奴隶的话会死更多的人。”

    年轻人手上的刀磨好了,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烁着一股子慑人的光芒。

    “我从来没有敢想象草原上没有奴隶的样子,单单是拓跋一部,总人口三十万,有部落武士三万余人,算上他们的家人,差不多有十万,贵族只有极少数,剩下的几乎全部都是奴隶,然而部落里的粮食,养活贵族和那十万人都不够,每逢征战,奴隶们就会饿肚子,因为他们的食物会被优先供给给战马。”

    李文硕沉默了一瞬间,他着实没有想到这些,但他相信世间总会有办法。

    “你这手艺,如果到了中原,也能衣食无忧。”

    年轻人摇了摇头,破落的衣袍在风中摇摆了一瞬,轻声说道:“我从小就跟着阿爸磨刀,磨得多了,自然有些经验。”

    说完瞅了一眼李文硕背上的宝剑,这是他第一次正眼看李文硕。

    “要我帮你磨剑吗?”

    李文硕取下碎牙,递了过去。

    年轻人单手接过,捧在掌心细细的打量着,视线从剑柄掠过,直到剑锋。

    见到这一幕,李文硕却是瞳孔微缩,这年轻人虽然特别,却是丝毫看不出修行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可是那七十五斤的碎牙握在手上,却是没有一丝一毫的颤动。

    “是把好剑,比我这辈子见过的所有兵器都要好。”

    年轻人用手在水洼中捞了一捧清水,细细的抹在磨刀石上,洗掉了那些附着的铁锈。

    “磨刀用水要足,特别是这样的好剑,干磨会对剑身造成损伤,而且要一面一面的磨,否则的话会损伤剑的刃口,不过你这把剑很特别,不知是用什么材料打造的,刃口很是锋锐,而且想要损耗。”

    年轻人轻抚剑身,怔了一下,继续说道:“很难。”

    磨碎牙和磨割肉的匕首并没有什么区别,不一会儿,年轻人把碎牙递了回来。

    李文硕看着那闪着银光的刃口,相信上面连一丝血丝都挂不住,心中也是暗自赞叹。

    李文硕把碎牙重新收起,年轻人也是把身前的刀子都磨完了,两个大男人坐在那块儿大石头上,看着远处那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

    “我前一段时间看过一些中原的书籍,记得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说法,一直不明白是什么道理,能问一下阁下吗?”

    李文硕笑了一声,有资格看中原书籍的人,果然不是什么普通的奴隶,也是有些无奈,说道:“那是圣人言语,意思大概是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不过我学识短浅,对这些经义上的东西,没什么了解,在我看来,三人行,不是必有我师,而是必出幺蛾子。不过早年间我听一位教书的先生说过,书读的再多,读不出宽仁二字,那样都和没读一样。”

    年轻人微微一笑,虽然不知道李文硕所说的幺蛾子是个什么意思,还是出声赞道:“先生大才。”

    李文硕心情很好,以他的那半吊子墨水,竟是有被人称作大才,称作先生的一天,回去之后,一定要看一看南上山那老头子还如何嘲讽他。

    “中原真是个好地方。”

    “草原也不错啊。”

    年轻人点了点头,看着不远处的红日,眼中闪过一股诚挚的光。

    李文硕只是觉得有些刺眼,偏过头,看着年轻人这副风轻云淡的样子,笑着说道:“你如果生在中原,一定是个书上写的君子。”

    年轻人只是笑了笑,他其实真的也很想去中原看一看。

    “学问这东西,是没有止境的,有些问题终究是无法解决的,就像草原上的祭祀都相信云层上住着天神,而中原上的道人则是认为那云层上住着道家的祖师,和尚们认为那里住着佛祖。可我就觉得一窝蜂的神仙都住在那里,也不觉得挤。”

    听得这话,年轻人很认真的摇了摇头,说道:“草原上的天神居住在极北的冰海里,每天都会出来护佑他的子民,怎么会住在云彩上,那里有什么好的。”

    李文硕这才知道草原上的天神就是太阳,不免有些尴尬。

    “谁说没什么好的,你知道云彩是什么?”

    李文硕这话很没有道理,但是他也不是很在意,因为在他看来,云彩上有什么谁会知道,可是下一刻他就怔住了。

    “云彩是一团水汽。”

>>章节报错<<
章节页翻页上方广告 章节页翻页下方广告

设置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