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一人一事一物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十六章 一人一事一物(2/2)

    “故而臣提出诈降,一来缓解邓艾强攻我蜀都的决心,令其军心放纵;二来邓艾肯定会将信将疑,若我蜀国真降,那就是邓艾的大功,他不敢轻易放弃此等军功,若我蜀国假降,那邓艾肯定会做出更多的准备,说不定会分兵,如此攻不得,退不得,我军与之对阵,胜算则大大增加。”

    刘禅一听,诸葛亮不愧是出色的谋士,这诈降一旦实施,不管邓艾信还是不信,似乎主动权都在蜀军这一边了,思及到此,刘禅更为放心,一颗心都快要放到肚子里了,嘴角一扬,笑道:

    “善。孔明做事滴水不露,有勇有谋,进退有度,尔等皆得向孔明学习,多多效仿。朕得孔明,如鱼得水呀。”

    诸葛亮还来不及表示谦虚,旁边的陈祗已是抢了过去,接着刘禅说道:

    “是呀,全赖陛下慧眼如矩,一眼就相中了军师等人才,正是我蜀国当兴,大展宏图之象,皆为陛下之力。”

    陈祗一张老脸全然没有一丝害羞,拍起马屁来,那是流畅得能甩诸葛亮和赵云等人好几条街。

    刘禅听着也觉得舒爽,虽然明知事情可能与陈祗所说的大有差异,诸葛亮是主动上门自荐,不是刘禅礼贤下士,三顾茅庐去找的,至于赵云和廖化更与刘禅无关,那是诸葛亮挑选出来的。

    但刘禅的身份是蜀国之君,摆在那里,再大的夸奖都受得起。刘禅不觉受之有愧,倒是诸葛亮眼看气氛尚好,抓住时机,将内心的顾虑和条件给说了出来,只见诸葛亮突然跪了下去,振振有词地说道:

    “陛下,臣斗胆请求一人、一事、一物,若是陛下恩准,那诈降之计已是成了八九分。”

    诸葛亮的举动令各人都觉得奇怪,明明一派和气,其乐融融,怎么突然就变得这么正式,况且有什么人事物,比击退魏军还重要?

    刘禅没觉得诸葛亮事多,相反诸葛亮有要求,那说明诸葛亮对于诈降的事情,其实是胸有成竹,知道诈降的难点在哪,以及如何解决。

    刘禅不愿将君臣的关系处得太僵,要是能够亦师亦友,那是最好不过,现在还不到刘禅要去考虑权衡臣下的时候,便笑道:

    “孔明,不必如此拘谨,汝当军师,莫说是一人、一事、一物,纵是有千百个要求,朕也同意,说说吧。”

    诸葛亮是有些受宠若惊,刘禅的好脾气令诸葛亮也放心将心中所想道出,至于刘禅肯不肯,那就是刘禅的事情了,作为臣子,诸葛亮有必要将对敌的计策准备做到完美,但效果如何,诸葛亮可就不打包票了。

    诸葛亮又向刘禅叩了叩首,说道:

    “陛下,诈降一计须得遣一权高位重大臣先行前往魏营,假称我主思虑蜀国实力有限,难以匹敌魏国,愿举国而降,此是一人;届时两军对阵,那邓艾必定会要求验其投降一事真伪,到时肯定需要我主于军阵之前出列,谎称为真降,以宽猜疑之心,此是一事;此外,纳降授节,邓艾的目标自是陛下和传国玉玺,陛下可称天子不降人臣,自是无须亲自奉上玉玺于邓艾,只要将传国玉玺暂借一将军假送到敌军,此是一物。”

>>章节报错<<
章节页翻页上方广告 章节页翻页下方广告

设置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