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万人迷的失误也是世界级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71章 万人迷的失误也是世界级(1/2)

    6月21日,下午两点半,英格兰队和土耳其队站在了静冈县小笠山公园球场。

    能容纳5万球迷的静冈县球场座无虚席,除了比赛双方的球迷,剩下的座位都被本子球迷包揽。

    众所周知,本子民众一直对英国有好感。

    同为岛国,他们在19世纪就羡慕英国的强大,也感谢英国让他们睁眼看世界。

    20世纪初,两个国家搞了一个“英日同盟”,蜜月期一直持续到一战结束。

    后来米国觉得他俩在一起不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于是强行往联盟里塞了几个国家,一下子成了好几国运动。

    本来人家小情侣认认真真谈婚论嫁,没想到被米国搞成了多人运动。

    完蛋了!

    但这段关系在本子民众看来,依然是一段美好的记忆。比如宫崎骏的好几部作品都有外国人的身影,这些人物大部分都欧洲人的形象,大概率是英国人。

    两个国家在足球领域的关系也有点类似,本子羡慕英格兰队的强悍。两支球队每次相遇,英格兰队都是3球起步。

    本子羡慕英国有伟大的联赛,羡慕英国足球的历史传统,羡慕英格兰队不可一世的霸道,更羡慕贝克汉姆无与伦比的地位。

    同为岛国,本子自然凡事都与比自己强大的英国比对。

    既然对方能做到,他们努力一下,也能做到。

    哪怕做不到,也能无限接近,也很美好。

    为了准备这届世界杯,本子不敢和英格兰队安排友谊赛,他们害怕巨大的失利会动摇球队的信心。

    但他们对自己世界杯的旅程有一个大致的规划,那就是像樱花一般绚烂开放在静冈县,他们选择埋葬自己的球队就是英格兰队。

    在最美的时刻凋零,让生命在某个时间点闪现灿烂的光芒。

    多么凄美,多么绚烂的故事。

    本子想把最美好的奉献给英格兰队,只可惜连这种有些卑微的期待都未能成真。

    樱花妹子在半路上遇到了老流氓,被按在了草坪上,挣扎了90分钟还是被......

    这都是老约翰八卦来的,内容的真实性也没有保证。

    但这个现象确实耐人寻味,因为棒子也把世界杯的终点设定在德国队身上。

    老约翰曾经抱怨过,这届史上最差的德国队,从小组赛到决赛都没遇到过太强的对手。

    就这还一路跌跌撞撞,进攻靠巴拉克,防守靠卡恩,这两人一路拖着队友走进了决赛。

    偏偏德国队在决赛还少了巴拉克,白白便宜了巴西队。

    这样的德国队,贝克汉姆也想拥有。

    但英格兰队接下来还要跨越土耳其队和巴西队这两个关卡,总感觉英格兰队和德国队踢得根本不是一个难度模式。

    但都不重要,想要捧起世界杯,就得有见谁灭谁的信心。

    当然,运气也不可或缺,在大赛遇上棒子这样的东道主,真的一点脾气都没有。

    贝克汉姆从长枪短炮的缝隙里看到巴特和杰拉德在咧着嘴傻笑,这两个人简直要受到“双红会”的诅咒。

    这个场景虽然沙凋,但完全能看出英格兰队内的和谐气氛。曼联队和利物浦球员都能和谐生活在一起,还有什么做不到?

    不仅如此,英格兰队的外部环境也很宽松。一向以揭露事实为己任的英格兰媒体令人吃惊的达成了一种默契,那就是不编英格兰队的丑闻。

    这恐怕是几十年难遇的场面了,英格兰媒体很有默契地定下了世界杯的报道基调,新闻主要突出两个主题。

    第一,英格兰队的伟大事迹。

    第二,世界列强的丑陋不堪。

    这让英格兰球员的心情普遍都不错,每天从报纸上都能看到夸奖自己的新闻,人人都觉得自己是贝克汉姆。

    但这样的局面只是暂时的,世界杯能报道的东西太多,英格兰媒体可以暂时不管英格兰队,带着读者看看棒子的不堪和本子的小聪明,还有残破的日耳曼战车。

    这两天英格兰媒体一直流传着一个段子:如果没有卡恩,德国球员已经在家看电视了。

    这个梗流传很广,内容也属实。

    作为将近五十年以来最弱的德国队,日耳曼战车对阵沙特队时毫不保留,就是为了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实力。

    德国队为了让对手们忌惮自己的实力,动了不少小心思。

    《太阳报》首先爆出了这条新闻,德国队工作人员透露,沃勒尔在赛前和中场休息时一直在动员德国队使出百分之百的实力,尽可能多的在沙特队身上获得进球。

    当沃勒尔在中场休息不断重申这项指令时,某几位球员觉得这么做没有意义,他们在下半场相继被换下。

    《太阳报》抓住德国队不放,揭露了德国队不少内部的问题,比如说新老队员之间的矛盾,拜仁球员、勒沃库森球员以及多特蒙德球员之间的问题。

    自家的事情让别人爆出,这让德国媒体都很不舒服。

    他们也千方百计的找英格兰队的麻烦,但无奈英格兰队整天都待在酒店里。没人搞事情,也没人出去鬼混。

    既然这样,德国媒体也只能编点材料。

    他们用偷换概念的方式搞出一堆数据,告诉大家为什么黑人耐力相对较好,为什么其他人种相对而言差一点。

    然后把问题扩展,说到了马拉松比赛。

    德国媒体开始列举非洲运动员称霸中长跑的秘密。

    第一、由于落后的交通、贫困和其他原因,非洲孩子们习惯于跑到他们想去的地方。

    第二、黑人的基因让他们的腿看起来又细又长,有研究表明,纤细的小腿每公里可以节省8倍的消耗。

    第三、非洲遍布高原,黑人孩子们从小在缺氧条件下奔跑,他们的乳酸堆积速度较慢。

    第四、黑人的毛细血管网络分布相对密集,这样的构造能更快的扩散扬起给肌肉。而且黑人有更多的红细胞和高血红蛋白含量,他们血液中的氧气含量更高。

    德国媒体罗里吧嗦说了那么多,其实就为了说红细胞的事情。

    他们从红细胞又延伸到了缺少红细胞会怎样。

    缺少红细胞,轻则不持久,重则罹患肾性贫血。

    有一种药能够治疗这样的病,它叫做EPO。这种要能够改善患者红细胞不足的状态,临床效果不错。

    这种药如果用语健康人身上,也会短时间内让人的红细胞增多,从而提升运动员的耐力。

    有生物学家搞清楚了红细胞的基因序列,并且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完成了体外合成,这种合成的产品叫做重组EPO,能显着提升运动员在耐力型项目上的成绩。

    提升幅度有多大呢?

    15%!

    这种药问世后不久,就被列为违禁药物,成为兴奋剂检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环法自行车赛冠军阿姆斯特朗一度被人们看作抗癌英雄,人类精神的光辉。后来大家失望的发现,他在癌症付出后,就是靠这个药物登顶了环法自行车赛。

    悉尼奥运会100米、200米、4*100米冠军,米国运动员马里昂.琼斯就使用了这种药物,他的丈夫蒙哥马利的100米成绩一度达到9.77秒,他后来也被查出使用这种药物。

    不是说重组EPO对耐力型项目有用,怎么又扯到短跑上了?

    有消息称,这个药物还能增加运动员的抗疲劳能力。

    怎么解释?

    就是使用重组EPO,运动员能够获得更大的训练强度。

    当然,除了钱之外,什么事情多了都不好。

    使用重组EPO,会让人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红细胞,红细胞过多会带来两个副作用。

    第一,血压升高。

    第二,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

    据说有很多自行车运动员猝死,很大程度都与这类药物有关。

    但是重组EPO检测起来难度不小,很难甄别。

    德国媒体列出了数据,说通过静脉注射的重组EPO半衰期很短,大约只有7小时,10个半衰期,药物就能代谢掉99.9%以上。

    但药物可以持续约4周,这就很难搞。三天之内拿不到证据,就再也抓不住了。

    德国某足球媒体在揭幕战中发布了这条新闻,在小组赛后公布了各队的跑动距离。

    数据显示,米国队是小组赛跑动最多的球队,塞内加尔队、棒子、英格兰队和波兰队也不错。

    但是那家媒体在通报球员的跑动距离时,贝克汉姆的场均跑动距离勉强超过10000米,比他在俱乐部时期的场均跑动距离下降2000米。

    这两则报道都暗指了贝克汉姆,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白人,贝克汉姆出道以来一直以体能见长。

    他是地地道道的伦敦人,怎么可能有如此之多的红细胞?

    莫非贫穷能让海拔升高?

    莫非万人迷走过的地方都是高原?

    第一篇报道看似科普,实际上精准狙击了贝克汉姆。

    但是人家根本不明说,你想把他们怎么样?

    第二篇报道引用数据,但是统计口径模湖,反正你贝克汉姆在世界杯上就是每场少跑了2000米。

    为什么场均跑动距离下降这么多,是不是有药检,不敢用药,所以跑动距离下来了?

    这么算下来,效果超过20%,看来你小子用的药效果更好!

    这两篇报道的效果就是在世界杯期间已经做过6次尿检和6次血检,场场都不落。

    小组赛是每场1次,到了淘汰赛频率更高,赛前1次,赛后1次,简直烦透了。

    不要以为兴奋剂检测像是体检一样,提供一个标本就完事了。

    检测流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检测可不像是训练,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都是确定的。

    检测人员的检测时间可以不定时,只在来之前通知你一声,唰地一下就瞬移过来。

    被检测人不能拒绝检测,你可以自学地点,等待检测人员的到来。如果检测人员到场你不在,人家不会一直等你,一段时间没人,检测机构就算运动员一次违规。

    累积三次违规会被计一次阳性,一样要受处罚。

    检测的流程也非常繁琐,检测人员会拿着长长的文件读一遍,解释一遍。

    懂不懂?听懂咱就签字,不懂再一起研究。

    权利和义务都关系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大家肯定要弄清楚。

    如果以上都没问题,肉戏就来了。

    一个大男人必须当着检测人员的面朝两个样本盒里排尿。

    什么?你害羞尿不出来?

    没关系,多喝点水,反正我一直守着,总有你憋不住的时候,总有原始本能战胜性格的办法。

    更尴尬的是比赛后,身体的水分因为大量出汗排出体外,短时间内没有尿液。

    那就只能一边喝水一边等,有的时候一两个小时才来感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
章节页翻页上方广告 章节页翻页下方广告

设置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