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十五岁的武侯,心中有日月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五十五章:十五岁的武侯,心中有日月(2/2)

    “我记下了。”

    刘备心里不知是激动还是失意,总之心思极为复杂。

    徐伯文这里,断然是不可能了,峰回路转的是,又得了一贤才,而且徐伯文自称其才能还要胜他十倍。

    想来,伯文也不会如此用心敷衍。

    或许,天命不在此处。

    刘备心神一动,思绪万千。

    他隐隐感觉到,或许自己若是能发家,应当确是在荆州了。

    荆州刘表,既是汉室宗亲,也是英雄迟暮,偌大的家业必然卷起风云涌动,在其暮年为人相争也。

    也是上佳之选。

    无形之中,徐伯文居然还为我指名了方略之路。

    如此也不算一无所获。

    卧龙,卧龙……

    这一瞬间,刘备满脑子都是这个名号。

    感觉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定数。

    或许天命,就在卧龙岗!

    ……

    此刻,在琅琊某处大院内。

    “阿嚏!”

    一个稚气刚脱的青年在看书之余打了個喷嚏。

    放下书简,看向左侧,那位前来照拂的叔叔。

    见状语气十分柔和的道:“叔叔,天气转冷,冬雪骤降,记得加衣。”

    在侧这青年侧方主位上的中年人胡须从鬓角垂落,半白飘扬,展颜欣慰一笑,看向他道:“好,多谢亮儿记挂。”

    这中年人姓诸葛,名玄,字胤谊。

    本为刘表属吏,为能吏,通晓礼法,善于理政,奉刘表之命出使汉廷传达荆州概况。

    而其在出发前获知堂兄诸葛珪病逝。

    于是之后请命赴泰山照料诸葛圭的后事。

    后一直在徐州照顾诸葛圭的遗孀及子女。

    其中诸葛圭一子,诸葛亮,便是其一。

    去年,曹操攻徐。

    诸葛玄本想带着他们一同南逃,到豫章避难,辗转而去庐江,或到荆州安生,唯有此地未曾有乱,或可躲避战乱。

    但没想到,曹操并没有让战祸累及百姓,境内在数月之内,竟然逐渐安定,各地士族也秋毫无犯。

    是以根本无需离开祖籍,于是便逐渐安定下来,得军屯之政后,徐州在这一年反倒富足。

    “亮儿,”诸葛玄放下书简,凑近了诸葛亮,柔声问道:“昨夜,叔叔让你思索之事,你可有想法?”

    “亮儿正要说此事!”

    诸葛亮微微立身,深鞠一躬,俊朗的面容上略带笑意,“昔曹公攻徐,不以战祸累及百姓,反仁政以攻取。”

    “此仁义之师也,取徐州后,得民心归附,此为仁德,相比于袁绍,亮儿自信曹公更得民心,而以黄河为界,曹袁日后必有一场大战,此战将会决定谁为真正雄主。”

    “神州大地,百姓涂炭,苦不堪言,但仍旧还有数年,侄儿想留在徐州,大兄既要去江东,侄儿想留在徐州。”

    “而叔父则于荆州治下,等弟弟成年,可再择明主。如此,无论汉室如何,诸葛当能存也。”

    诸葛玄神情一愣。

    一时间内心竟有些震撼,百感交集在脸上,却是暂且不知如何劝说。

    这番话……

    不像是十五岁青年能说得出的,甚至他还能看得出大势,甚至还明白我问他去向的用意,诸葛当存也。

    曹袁,当以黄河为界,一场大战……

    不错,的确如此。

    两家方略,都是依黄河两岸各自为根据。

    日后角逐雄主,必当是恶战不休,必会折损一家。

    “你,留在徐州,可还能有立足之地?你可曾想过?”

    “徐伯文二十三为太守,为何侄儿不可?!”诸葛亮朗声回应,自信慢慢。

    十五岁的武侯,此时可一点都不宁静致远。

    他心中仿佛有日月光照。

>>章节报错<<
章节页翻页上方广告 章节页翻页下方广告

设置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