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先生可有教我?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三百七十二章 先生可有教我?(1/2)

    一队很少出现的玄甲军骑兵,在官道上以极快的速度奔赴周至县。

    疯狂四起的蝗灾之中,这里是重灾区。

    还没进入县境,就有为数不少的蝗虫群在官道附近肆虐。

    不断飞舞的蝗虫,叮叮当当的撞在了甲骑们的身上,留下了一团团泛绿的圈圈点点。

    大名鼎鼎的玄甲军没有停留,快马前行来到了重灾区。

    这里漫天飞舞着的都是蝗虫,密密麻麻宛如沙尘暴一般遮天蔽日。

    众多当地百姓们绝望的在自己的田地里挥舞着手中的一切东西驱赶,可惜这种做法没什么用处,蝗虫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

    看着那些绿油油的青苗被啃食殆尽,甲骑们的眼睛都红了。

    他们大都是关中的良家子,家中也是庄户人家。

    见着了这么好的青苗被虫子给啃食干净,心头的火气也是直冲天灵盖。

    “快快。”

    领队的将校下马,招呼手下们将带来的喷桶组装起来。

    喷桶里装着的,都是按照比例稀释的杀虫药剂。

    李云泽用的药剂,是敌敌畏,臭氰菊酯,马拉硫磷乳油等特效杀虫药。

    正常情况下,每亩地只需要不到一百克就足以杀灭蝗虫。而且这个时代的蝗虫与后世的蝗虫可不一样,它们没有一丝一毫的抗药性。

    面对着强大的现代化工药品,基本上只要喷上了就是死路一条。

    组装好的喷桶,由一员强壮的军士背在身上,按照之前学来的操作步骤,给喷桶加压将药水从喷口处向着到处都是蝗虫喷过去。

    没有丝毫意外的,但凡是被药雾所笼罩着的蝗虫,全都是跌落在了地上不断抽搐。

    就像是阳春化雪一般,药雾所到之处皆成蝗虫死狱。

    甲士们欢呼不已,将怒火凝聚在药雾上消灭蝗虫。

    可没多久的功夫,喷桶里的药水就喷了个干净。

    虽然说脚下满地都是蝗虫,可四周远处却依旧是近乎无穷无尽一般的蝗虫群。

    “快。”领队的将校呼喊将士们,俯身将那些被药死的蝗虫捡拾到麻布袋子里,随即翻身上马“速速回京,告知陛下这药剂的确有效,能够大面积杀灭蝗虫。”

    第二天,李二见着了装满数十个麻布袋的蝗虫。

    他询问带队的将校“就是一桶药剂就杀了这么多的蝗虫?”

    “回陛下话,我等亲眼所见,确实如此。”

    李二点点,背手转悠了几圈,看了眼桌子上摆满了的有关各地蝗灾泛滥的公文,深吸了口气挥手“尔等且下去休息。”

    众人领命离去之后,李二长吁短叹了好一会,这才下定了决心,去将自己最为心爱的兰亭集序小心翼翼的取了出来。

    又一次的仔细观摩,再度摊开笔墨纸砚进行临摹后,他下定了决心将兰亭集序收了起来,装入盒子里带走。

    与大唐的国力相比起来,区区兰亭集序又能算得了什么!

    见着了兰亭集序之后,李云泽的第一反应就是“确定是真迹?”

    这话问的李二直翻白眼“朕御极天下,岂会行此小人行径。”

    对于李二的人品,李云泽还是有那么点信任感的。

    他收起了兰亭集序,示意身边上百桶的密封桶“这些都是调配好的药剂,只需要按照比例添加清水就能使用。”

    伸手指着另外一边的众多喷桶“那些算是附送的,白送你了。”

    李二沉声询问“够用吗?”

    这次轮到李云泽翻白眼了,一亩地只要几十克而已,这里这么多...

    “若是不够,要多少我给多少!”

    药剂与喷桶什么的都被取走,李云泽也是急匆匆的返回了现代世界。

    他横行万千世界,见识把玩过无数的古董字画。

    其鉴赏能力自然不低。

    只不过兰亭集序这种国宝级的东西,他还是想要请真正的专家们帮忙看看,求个心安。

    毕竟若是李二真的拿赝品忽悠他,他也不好断了灭蝗的药剂供应。毕竟关乎着那么多的百姓吃饭问题,青苗被吃光了,秋收的时候是会死人的。

    回到现代世界的李云泽,只是向自己的供货商们提了句想要请字画方面的鉴定专家帮忙看看字画。

    几天之后就有真正的权威级别的专家,不是那种耗子尾汁的专家来帮忙做鉴定。

    几位真正的字画专家围着兰亭集序好一通的检查,那叫一个认真专注,到了后面甚至激动到,拿着放大镜的手都在颤抖。

    等了好一会的李云泽,终于是忍不住的询问“诸位大老,看清楚了没,是不是真的?”

    专家们略作商议,由一位头发花白却精神抖擞,据说是某家顶级博物院的院长出面回应“至少看上去是真迹。”

    “无论是材质,笔迹,印章还是别的方面,的的确确是真的。只不过有一点不对劲。”

    李云泽急忙询问“哪里不对?”

    “太新了。”

    那院长连连摇头“材质上只有三五百年,可若是真的兰亭集序,得是近两千年的差距才对。”

    说完他叹了口气“科学不会说谎,碳14鉴定只有三五百年,想来是明清时期某位大家彷造的。太可惜了,彷造的跟真的一模一样。可惜真迹还在昭陵里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
章节页翻页上方广告 章节页翻页下方广告

设置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