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反叛乌桓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二十五章 反叛乌桓(2/2)


    刘德然语出惊人,刘备也是大为震惊,因为乌桓的活动区域是在辽东辽西,涿县在幽州中部,要是乌桓能跑到涿县来,那大概率是他们大举侵犯边关,且破关长驱直入了!

    乌桓,亦作乌丸,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乌桓族原为东胡部落联盟中的—支,在两汉时期在东北地区是极为强大的少数民族。

    “德然,你慢慢说,怎么回事!”

    原来,就在这灵帝中平二年,朝廷派遣张温为车骑将军,发幽州乌桓数万余骑至关中镇压凉州义军。

    而这些乌桓因被强行征发去打仗,在战斗中损失惨重,而且张温歧视异族,连军粮都对乌桓骑兵克扣,渐至人心浮动,军无斗志,乌桓人都皆临阵不战,最后全员反叛汉军,准备逃归幽州各部。

    两万余乌桓骑兵逃至代郡,直接破关而入,进入幽州境内,各自分散烧杀抢掠,而身在代郡当郡吏的刘德然也被乌桓人俘虏,当做了奴隶,被一支数千人的乌桓骑兵一路带到了涿县附近,他趁着月黑风高,跳进河里,乌桓人不会游泳,这才让他跑了。

    而刘德然逃回涿县,本想去官府报告敌情,结果被守城兵士当成了流民,不让他进城。

    刘德然万般无奈,却听说了自己表兄刘备起兵抗击黄巾军,前些日子大获全胜,于是就来寻找刘备。

    刘备知道事态紧急,连忙追问,“那些乌桓人有多少?距离此地有多远?”

    “约莫三千余,距离此地百里,我是顺水飘过来的,否则早被追上。”

    刘备计算了一下,这乌丸骑兵有战马,百里,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一夜的功夫,便能到达涿县了。

    刘备久在边塞,深知这乌桓乃是马背民族,全民皆兵,善于骑射,非常厉害,这三千乌桓骑兵野战起来的威力,只怕不亚于一两万步兵的战斗力。

    要是让他们杀进涿县,只怕老百姓要遭殃了!

    “二弟,三弟,德谋,义公,速速点起兵马,提前拦截这些乌桓骑兵!”

    刘备的部下里面,有千余人的骑兵,但数量还是比不过乌桓骑兵,战斗力更不能相提并论,其部队大部分是步兵,如果不提前埋伏起来,那么在平原上,步兵就会被骑兵横扫。

    “主公且慢!”

    此时田畴却站了出来。

    “哦?子泰有何见解?”

    “在下认为,与其将其剿灭,不如剿其一,留其二!”

    田畴作为右北平无终人,那地方是和乌桓地盘交界的,他对于乌桓的习性和作风非常了解。

    “此言何意?”

    刘备有点没听明白,什么叫“剿其一留其二”?

    “若我军群起而攻之,虽能全歼,但伤亡太大,乌桓人善于骑射,全是骑兵,我军步兵居多,若与之硬拼,伤亡定然不小,与其全歼乌桓骑兵,不如事先埋伏起来,改全歼为围困,杀其一部分,以震慑其兵马,再围困他们,断其粮,届时将其劝降,这几千乌桓骑兵日后就是主公手里的一队精兵!”

    田畴说完,关羽就提出了反对意见,“子泰,这些异族向来是不讲信誉,如何能够跟随我等?”

    “云长兄此言差矣,我久居右北平,素知这些朝廷征发的乌桓骑兵,都是在乌桓内部受排挤的小部落,因活不下去,投奔咱们大汉,为求庇护生存,大汉要他们人丁出征,他们也不敢反抗。”

    “然而朝廷对他们是在太过于苛刻,因而导致其反叛,这股乌桓人竟然长驱直入到了涿县,已是幽州腹地,进来容易,只怕是出去难,一旦他们陷入绝地,为了生存,投降也非不可为之举。”

    “他们所求,不过是活下去,依附朝廷,终日为战,却不得温饱,主公完全可以给他们更好的,他们焉能不动心啊?”

>>章节报错<<
章节页翻页上方广告 章节页翻页下方广告

设置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