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天道也不配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6章 天道也不配(1/2)

    京都。

    金銮殿响起浑厚肃穆的钟声,稀疏零落的大臣们匆匆走进。

    新帝早已等候多时。

    “宣。”

    “兵部调遣十万精兵,去往边关。”

    话音落下。

    众臣面面相觑之间,谁都没吭声。

    如今的大汉,朝政早就变成过场,真正的国策不会在这种场合宣出。

    大多是文武百官觐见太上皇时,与那位真正的掌权者商议而制定。

    换句话说。

    就算真有好的国策说出,新帝也没有决策权。

    谁不清楚,真正大权在握的是太上皇?坐在龙椅上的新帝,不过是个蝼蚁!

    尽管新帝多年的努力,打造出一个文官集团,但每次与勋贵交锋时,都尽落下风。

    没有兵权。

    就没有话语权。

    沉默半响后,终于是兵部尚书上前一步,直接打断新帝的话:“陛下,大汉疆土多处有战事,若是凑齐十万精兵,难不成其余的战场,就不管了?”

    “臣知晓,陛下励精图治,力求满目疮痍的社稷恢复生机,可万事不可冲动。”

    十万精兵啊。

    对于如今的大汉而言太过重要,不能冒险。

    为了一个不能确定的事情,调遣这么多人,前往蛮夷地盘,与送死无异。

    万一他们的推测是错的呢?

    要是根本没有雁门关守城七年的故事呢?

    “我意已决!”

    新帝罕见震怒。

    冷冽声音在金銮殿激荡。

    “陛下!!”

    兵部尚书情绪激动的出声:“就算雁门关真有人,又能如何?比的过十万精兵?”

    “前线传来战报!蛮夷已退兵!”

    “围困的方向…正是雁门关!!”

    新帝声若洪钟。

    大殿死寂。

    所有人都瞪圆了眼珠子,不敢相信。

    鞑靼可汗退兵了?

    这就意味着…雁门关守军,真凭借他们的力量,彻底守住了边关,乃至是让可汗感觉到危机?

    如果说从前都是推测。

    那从这一刻起,基本便可以断定,雁门关真有一支有生力量,在做最后的反抗!!

    “那就更不应该发兵!”

    就在这时。

    兵部尚书情绪激动的开口:“我们应趁着鞑靼退兵的功夫,整合全国上下的兵力,做好防范措施,好应对下一次的战争!而不是浪费时间,在雁门关!”

    归根结底。

    没有人认为,雁门关会赢。

    虽然七年坚守不容易,但原因是鞑靼的主力,都在中原。

    如今可汗亲自率兵围困…

    可以想象到,雁门关将会是何等的土崩瓦解。

    支援没用。

    派多少人过去,便是浪费多少人的性命。

    可这一次,百官明显低估了新帝决心。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

    掌宫内监戴权就走入大殿,尖锐的嗓音回荡在每個人耳边:“传太上皇口谕!”

    所有人都下意识的跪在地面。

    就连皇帝都站直身子,朝着戴权的方向弯腰行礼。

    这就是太上皇的威严。

    即便不露面,也照样被所有人忌惮。

    “兵家大事,容不得儿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
章节页翻页上方广告 章节页翻页下方广告

设置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