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造反这种事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二十五章 造反这种事(2/2)


    “少府,出大事了!”滑非眉宇间,兴奋与焦躁混杂。“左领军大将军、幽州都督、左光禄大夫、彭国公王君廓,反了!”

    柯斜惊起身。

    这样一个实权的人物,称割据一方也不为过,大唐纵然兵锋凌厉,也难免费一番手脚。

    接过文牒,粗略看了一遍,柯斜瞪大了眼睛。

    嗯?

    造反这种事,还可以如此儿戏吗?

    并州石艾人王君廓,从小便贩马、偷盗,坏事干了不少,在隋末召千人为盗,先投瓦岗,再投大唐。

    在突厥势大时,王君廓率军斩获二千突厥兵,缴获五千马匹,一时威风无比。

    太上皇让他去幽州辅佐庐江王李瑗,李瑗本就不懂军事,又和息隐王的关系密切,到息隐王一死,贞观天子派通事舍人崔敦礼召李瑗入京,李瑗就六神无主了。

    用脚丫子都能想到,李瑗应该没什么好果子吃。

    不怕平庸、不怕无能、不怕作恶,宗室子弟最怕的就是站错队。

    王君廓告诉李瑗:“长安局势骤变,大王你占据幽州地利,坐拥几万兵马,岂能屈从一个小小的使者!前有赵郡王李孝恭被诬造反而入狱,后有太子、齐王之死,你回长安,能活下去吗?”

    李孝恭个人能力或许并不顶尖,但他善于用人,李靖、李世勣、卢祖尚都是他的部将,大唐的南方主要是他平定的,威势之盛,甚至曲州等地,只是一个使者就召来酋首向大唐俯首,愿意成为大唐的经制州。

    李孝恭拜扬州大都督,在石头城(南京、金陵)修建豪宅,却被一纸诬告召入长安城,虽然无罪,却解除旧职位,改任宗正卿。

    所以王君廓以他为范例,李瑗连一点怀疑的念头都没有,于是举兵造反,把崔敦礼关牢狱里。

    然后王君廓以平叛的名义,一刀噶了李瑗,放出崔敦礼,自己名正言顺地坐上幽州都督的宝座。

    这就是个枭雄,心狠手辣。

    同时,这也是唐朝的亲王、郡王常有的宿命,被坑、被害、作死。

    王君廓本来就不是什么规矩人,自然屡屡违法,长史李玄道总拿朝廷律法压他,王君廓时常疑心他告状。

    恰好王君廓被朝廷召回长安述职,李玄道写了一封书信给表舅中书令、邢国公房玄龄,托他捎回去。

    疑神疑鬼的王君廓到了渭南县驿舍,实在忍不住就私拆了书信。

    没有文化的悲剧出来了,李玄道写的一手草书,王君廓一个字都没认出来,于是直接认定是李玄道在告状,杀驿长而逃。

    很荒唐的造反,却又合乎情理。

    柯斜两眼放光,拍案而起:“这种升官发财的好事去哪里找?赶紧请示明府,全县追捕哇!”

    事起仓促,王君廓身边没几个人,甚至他都不相信身边人。

    这泼天大功,不说升官,发财总会有的吧?

    这破日子,柯斜受够了!

    焦堂、昝君玄表示,由柯斜全力调度,县内所有力量都由他安排,白直只管拿去使。

    刘硕德想凑上前表示出力,柯斜直接不理会他。

    咋,以为县尉就没脾气了?

>>章节报错<<
章节页翻页上方广告 章节页翻页下方广告

设置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