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秦国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962章 秦国(1/2)

    在亚欧大陆上,由于维度的不同,导致大致上,越往北温度越低,其中又因为山脉的阻隔,导致大西洋暖流落在大陆上不同,进而降水量不同。

    人类在全球气候面前是如此的渺小。

    亚欧大陆实际上是一块大陆,名为世界岛,在这片土地上,从北到南,分布着不同类型的土地。

    中原一向强悍,却难以控制漠北,以及更往北的土地,自然不是中原人弱,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气候和距离。

    地球是个球,既然是球,那就越往北,就会越小,最后在北极会变成一个点,这是众所周知的。

    在绘制地图时,由于将地球展成平面,北方会被变大,所以西伯利亚看起来是如此的广袤无垠,但这是典型的视觉问题。

    实际上,从中原的蓟城出发到哈拉和林的距离,还真不一定有秦国距离燕国远,换句话说,对于李恪来说,大唐距离实际上更远。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燕王李恪为什么不敢南下,因为现在的燕国和曾经的游牧不一样,他向东和向西都被堵住了,而且秦国也堵在他向西的路上,和曾经那些在中原的争端中失败的游牧不一样,秦国把燕国后路断了,他一旦失败,可以说是难以逃出生天,除非去向秦王乞怜。

    武曌和洛君薇着重于内政,也就是州县的发展,还有府兵的改革,对于这些对外的机构,主打的就是一个,还能运转,那就不要去动。

    当初让燕国镇北的时候,李世民就知道燕国是一定会脱离掌控的,那时想的便是肉烂在锅里,而洛苏想得一个针对燕国的后手,可不仅仅是西域以及辽东,还有秦国。

    还有那些公爵国的归属,理论上由天子授予金册,但他们在当地,要和当地的土著交流,还要和六大王国的王交流,于是国中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对于秦国的贵族官吏,上上下下早就把大唐抛之脑后了,尤其是一代渐渐凋零,二代从小就在秦国长大。

    李贤还好一点,他早就在许多年前,就失去了继承皇帝位的资格,这么多年下来,在蓬莱岛上,努力建设他的卫国,他在卫国中,按照长安城的模样修建了宫城,整个蓬莱岛几乎都按照他的想法去建立。

    真正心情复杂的人,是李显和李贤。

    这就是世界岛的乌拉尔山以东,也就是亚洲,从北到南,分别是冻土、草原、荒漠、草原、耕地,那片荒漠将南北分割开来,形成了诸夏文化为主的农耕民族和草原帝国为主的游牧帝国。

    虽然常说人从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但实际上,人还是会从历史上吸引经验的。

    洛君成闻言爽朗一笑,“永远效忠圣天子,谁是天子效忠谁。”

    洛君成连忙将李承干的想法安抚住,再想要说话时,却发现李承干已经睡着了,他上前给李承干盖上毛毯,而后轻手轻脚的离开殿中,让侍女进去侍候。

    这种开拓进程中,为了快速征服土地,用土地来激励功臣是难免的事情,又因为没有大量的成熟官僚,走入贵族政治也很正常。

    既然做不了天子,那他就在蓬莱岛上慢慢发展。

    天地的辽阔可以治疗人心胸中的狭小,李承干不是个多么豁达的人,当初因为李泰的事情,就把他气的两次吐血,但离开了长安城,来到了他梦寐以求的草原上后,他整个人都变了,在草原上尽情的驰骋。

    李承干洛君成等人来到这里之后,仅仅几年,就知道这里就是以后的王霸之基了,在这里完全能创造一个大帝国。

    李丽质的眼中亮起了光,洛君成也放慢了筷子听李丽质说,“现在这些士人可能已经很愤怒了,但还对朝廷心存希望,但实际上,这个问题就算是父皇在世也解决不了。

    比如现在大唐内部权贵把持,比如秦国内部颇有些类似于邦周时的模样。

    老眼有些昏花的李承干将这封信读罢,递给了洛君成,当初能够策马扬枪的洛君成,现在也只能和李承干在宫中下下棋了。

    李显这个人还刻薄寡恩,这本来不算是特别差的缺点,但没能力掌控局势的人,还刻薄寡恩,那可真是既不能控制人,又不能得人心。

    他觉得自己尚能出战,但是李承干已经不让他出战,只让小儿辈征讨四方对秦国不服从的人。

    在邦周的时候,封在王畿中的畿内诸侯,是内藩,封在王畿之外的诸侯,是外藩。

    王宫之中,已经颇为垂垂老矣的李承干,手连一封信都有些拿不稳了,脸上满是皱纹,但他的精神头却非常好。

    ★тTkan ★¢O

    他想着想着,就想到了小时候,想到了青年时代,那是他最快乐的时候,比现在还要快乐。

    秦国是真的的天高皇帝远,在这里无论做什么,朝廷都基本上不知道,取得的财富也全部都归属于王廷,前些年刚来到这里的时候,李承干或许还不太富裕,但数十年过去,李承干早就富得流油了。

    如果我秦国多五千、一万士人,我秦国所控制的人口就能够翻一倍,如果有十万士人,那我秦国在吞并整个平原之前,都不会担心缺少管理的官吏,而且能用最快的速度去汉化当地的土著,改变他们的语言,修正他们的文化。”

    李承干突然想到:“你说等我那个侄女继位的时候,我回到洛阳去祝贺她怎么样。”

    在放弃西伯利亚的森林后,李承干等人一路向西,占据了这片远比辽东温暖的黑土地,如今的秦国,有汉人十二万户,其余一路收拢的编户有十八万户,一共三十万户人口,在乌拉尔山以西的东欧平原上,是一等一强悍的大国。

    既然如此,我们能不能将那些人吸引到我秦国来呢,我秦国是一张白纸,这里有足够让他们驰骋的空间。

    沙漠的南端就是中原,北端则是一条从东到西的草原地带,这条草原东起呼伦贝尔,经过漠北燕国草原,然后一路延伸到西域,而后到达中亚,最西端则触及到了伊朗。

    难道太平是堪比母后的天骄吗?

    本王不服!

    要知道其他王公之国,因为靠近中原,好歹还会返回中原做官,但秦国是真的与世隔绝,完全没有丝毫和大唐深入接触的意思,相当的特立独行。

    人才就是力量啊。”

    给燕王回信,就说我那侄女是正经被选为继承人的,我秦国认可。

    还没等洛君成说话,李承干自己就已经翻篇了,因为他又想到了新的事情,“阿成,我们什么时候攻打西域,西域有很多夏民,如果能把西域人都容纳进来,我秦国的人口,很快就能突破几百万了。”

    李丽质的声音铿锵有力,人在做自己所热爱的东西时,就是如此,在这方面李丽质可谓是专家了,洛君成知道李丽质这绝对不会是临时起意,恐怕之前就已经想过这些事,只不过今天恰好遇到自己讲中原这件事,于是将比较完善的想法说出来而已。

    洛君成读罢信件,面上嘴中满是感慨,“朝廷的变化真大啊,真的已经完全不认识了,秦王,燕王这是想要试探一下你的口风,看看你对朝廷立皇太女是什么态度。”

    前人的经验一代代积累下来,这就是留给后人的宝贵智慧,很多问题就能够从历史上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洛君成一听直接头皮炸开,那简直不是去祝贺,而是去搞事,不过他也知道,李承干就是说说而已,当初发生了那么多大事,他都没有回去,现在又怎么可能回去呢。

    太平的两个兄长,本该在这场李旦逊位的风波中,得利的两个人。

    所以当初武曌直接就把李显排除掉了。

    这个问题是一定会出现的,这是我们的机会啊。”

    说罢便直接昏迷过去,言语流出,成为坊间笑谈。

    ……

    游牧民族在这条草原带上,可以自由的行动,完全不担心补给,但对于中原来说,想要进入这条草原带,却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穿过沙漠。

    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已经有一点模糊了,等到大唐迅猛的扩张,六大王国制度的提出,西南诸公的分封,以及岭南诸公的分封,就彻底乱了,理藩院现在就连外藩和内藩都分不清了。

    二人对视一样,同时朗声大笑起来,李承干用力拍着王座,“我秦国天高地远,中原就算是战马跑死也来不到这里,就在这里安心发展,我们脚下的土地,可不是漠北那样贫瘠的土地,这里能养育数百万户百姓,等以后有了数百万户人口的时候,那时的天下才是真的有意思。

    洛君成一听就知道李承干又想到了以前,温声道:“自然是葬在这片流满我们汗水和血泪的土地上,就在这里,而不是长安。”

    洛君成想了想后说道:“贵族的不满是注定的,但历史上从来都不缺乏反对的人,但最后胜利的总不是那些贵族,我们站在胜利者的一方,就这样。”

    侍女将饭菜端上来后,洛君成和长乐公主边吃边聊,说起燕王的来信,又聊到现在大唐内部的问题。李丽质突然说道:“夫君,你说现在大唐内部的读书人那么多,但是大部分的官职却被权贵所霸占,会不会出现大量的人才积压在底层,而没有上升的渠道。

    这些国家的制度混乱,等级混乱,大致上能分成几类,但是随着这些年的发展,就渐渐说不清了。

    但在李治即位的第十三年,那时齐王李泰也未曾去世,在一次重大的朝会时,诸王使者向朝廷发难,说朝廷中有奸臣,外迁诸夏以拓根基是大唐国策,现在朝廷中却有人反对,请李治将提出这些建议的人诛杀。

    ……

    在东欧平原上,秦国修筑城池,开垦土地,这里虽然比中原寒冷一些,但比辽东强多了,人可以生存,关键是这里的土质比中原还要肥沃。

    但我秦国不一样,虽然现在权贵把持权力很严重,但实际上这恰恰是因为有能力的士人少,我秦国人少,人少天才就少,须知自古以来寒士战胜高门都是依靠数量优势,进而在质量上形成碾压之势。

    李承干咧着嘴笑一笑,脸上满是无所谓的神情,“真是无聊,我才不想和他们玩这些争权夺利的游戏,我秦国永远忠诚中原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
章节页翻页上方广告 章节页翻页下方广告

设置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