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当春乃发生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十五章 当春乃发生(2/2)

    不算不知道,夫妻两被徐山的支出吓了一大跳,平常人家要这样养儿子,必然被拖垮。

    徐山看他俩古怪的看着自己,有些无语,这能算个事情么?暗乐,还没吃水果呢,还没出去旅游呢,还没报培训班呢,将来你们带丫丫的时候就知道了。

    他想了一下,还是妥协道:“妈,我以后练字墨水多点兑水,可以节约一些;爸,衣服你真别买了,就让妈用旧衣服给我改!吃的嘛,你们可别克扣我哟,我要长身体呢。”

    这个长高的梦,徐山坚决不放弃,将来说不定还有洋马等着他呢。

    周淑芬笑:“傻孩子,这些事情还用你来操心!你就好好读书就是,爸妈是没出息的,你将来争取像你幺爷一样,当个大学生,就光宗耀祖了。”

    读书,自古以来都是农村孩子出人头地唯一的出路。有些悲哀,后世国家一直在努力让社会公平,但潜规则会愈来愈多,贫富差距会愈来愈大,社会的阶层再次出现,而农村的孩子即使拥有高考这个唯一还算公平的向上通道,但也会愈来愈窄。

    如果没徐山回来这一遭,不出意外,他家会在初中时因为生意亏损而返贫,他自己倒是能上大学,却不可能光宗耀祖,因为那个时代,金钱已经成为社会第一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标准。

    吃完饭,父母没有要徐山守岁,他们总觉得徐山身体不好。徐山自己也没有这个打算,现在家里没有电视,不然还可以看看春晚。那首极有感染力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隐约记得就是这一年的春晚被蒋大为唱得脍炙人口,还应该有陈佩斯的小品。

    时间有些晚,徐山放弃练字,熄灯和衣而卧。他现在都是采用的阴符术后备的趟姿,怕跏趺坐姿被母亲看见会大惊小怪。

    凝神调息,心平气和,意念缓缓落入丹田,不助不忘,空空寂寂,顺利入定。他神不外游,意在虚空,昏默中,一灵独觉,呼吸间,息随自然。这一刻无悲无喜,如坐高山视众山众水,耳目口闭,不接受外界一丝声音,冥冥中,不知时间的流逝。

    徐山的幺爸徐光雄住在山湾的对面,他今年买的鞭炮多,对着手表,十二点准时点燃了一挂长鞭炮。鞭炮声回荡山谷,引来无数犬吠,1987年如期而至。

    徐山此时正沉寂在无尽虚空,古井无波。浑浑沦沦中,忽从不可名处一跳,就如虚空中飞来一滴雨露,打破了这种平静。

    意念之中,丹田内正在发生某种萌动,又像一丝嫩芽,要冲出土面。杳冥空寂的丹田,仿佛有风扶过,死寂的世界突然有了生机,无色无形,氤氲悠扬,有气萌发。

    一种喜悦强烈地将他惊醒,历时五个月的坚持,就在这新符换旧桃之际,终于有了收获。他悄悄地起床,来到窗边,看向屋外。夜黑如水,没有星光,山谷对面有零星灯火摇曳,是谁家在外面插的烛火。

    徐山沉默地站在黑暗中,不知所思,半饷,方才脱衣入睡。

    清晨醒来,徐山再次入定,确认了丹田之气的产生。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他知道,气就在那里。犹如混沌初开,红日中来,徐山完全相信了道的存在,不再怀疑,犹豫,心朗朗,性安安,无思无虑,合了修行的道,入了修真的门。

    徐光华夫妻的声音把徐山从入静中拉了回来。他不慌不忙地穿了衣服来到堂屋,二人正在包汤圆。周淑芬看徐山还穿着旧衣服,就推他进去换身新衣。过程中免不了数落几句,徐山笑而听之,性定神清,不烦不恼,内外坦然。

    吃饭过程中,湾里一帮孩子结队上门来拜年,作揖磕头,口里叫道:“叔,婶,给您拜年了。”

    说完就伸手,干巴巴地望着徐光华夫妻俩。待收到一张崭新的两分钱,兜里装上几个水果糖或炒花生时,呜呼叫着转身跑向下家去。

    他二哥徐名远也在其中,邀徐山一起。昨夜有雨,泥路难行,小屁孩们身上都多是泥巴,徐山自不愿去。不过他看到父母开怀的样子,不想引起他们的忧虑,还是答应了。

    湾里有十多户人家,来到幺爸家里,气氛到了高潮。徐光雄说大家闹哄哄的拜年不算,要求小屁孩们一排站直了,统一给他作揖。他笑着高喊:“预备,起。拜年拜年,勾子朝外前。哎,二娃子,给大家一起!一起,懂不懂?重来重来!哈哈哈!”

    勾子就是屁股,徐山无奈,只能混在孩子中被调戏。徐光雄大方,每个孩子都得了一毛钱的巨款,欢声雷动。

    走完一圈,徐山跟二哥来到大伯家里。他爷爷徐正乾住在这里,另外两兄弟按月交点养老钱。

>>章节报错<<
章节页翻页上方广告 章节页翻页下方广告

设置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