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谎言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85章 谎言(2/2)


    “恳请禅师饶命,千万不要告诉圣人了。”

    李隆基安抚着李宓,也观察着他,在确认了他不是一个容易被逼反的跋扈将领之后,下了几道圣旨。

    “这是真的。”崔圆小声道,“圣人之所以住大慈寺,因为正是无相禅师将他从秦岭中领出来,且到了汉中,最初是大慈寺的英干禅师给圣人施了粥……”

    “是。”崔圆道:“我故意拖延,先给他看天子御书,不答他的问题,引他起疑。他自然要在圣人面前失态。”

    能把李宓摆弄于股掌之间,是他们意料之中的事,只是没想到会这般顺利。

    “禀陛下,他们昨日已经走了,与智诜禅师去天竺取经。”

    他必须杀了他们,他无法忍受自己被这么拙劣的谎言蒙在鼓里。

    ~~

    寺庙中,两个僧人走进禅房。

    如今这个南京朝廷初立,他们最是关心各地的动向,第一时间便召驿使上前报信。

    “节帅这是何意?”崔圆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反问道,“你不会是疑圣人是假的吧?”

    这两步,吓了对方一跳。

    接着,他又道:“你二人,甚至不是我佛门弟子,如何打着佛门旗号招摇撞骗?欺君罔圣。可知这是死罪。”无相大惊,连忙拜倒在地,道:“禅师饶命,小人也是苦命人啊,不得以才扮成僧侣躲避租庸,因为口齿不清,总被人瞧不起,才说自己是新罗王子,求禅师不要揭穿小人。”

    两人对视了一眼,目光交流,已起了杀意。若是将这老和尚杀了,也许事情就不会败露出去了。于是,他们不停向对方努着下巴,示意对方去杀。

    他说“朕十年不出长安而天下无事”,自以为英明神武其实就是狗屁……想到这里,他颓然跌倒。

    “朕这些年,信错了人,酿成了许多大错啊。此番西狩,恍然大悟,往后该励精图治,再现盛世。”

    无相与英干听得欢喜,连连称“阿弥陀佛”领旨谢恩。

    今日已有美婢在,上前接过,将玉石递在李隆基手上。

    比预想中还要老而昏聩些。

    他把一份僧侣名册递到了李隆基面前,道:“陛下,臣发现,大慈寺的度牒里,并没有英干禅师……”

    “禅师。”两人上前行礼道:“好消息,圣人要扩建本寺。”

    对此,李宓十分愕然。他看似升官拜相了,可却失了实权,而圣人一下子封三个宰相,只有崔圆、卢杞是有实权兼差的,显然是不信任他。

    出于方才所见所闻而产生的怀疑,他并没有马上行礼,而是先警惕地四下打量了一眼,之后,目光落在那老者脸上。

    “阿弥陀佛。”

    有人连夜循着光亮找了过去,挖到了一块石头。

    “我们把圣人救来了,怎么能叫招摇撞骗?”

    ~~

    出了寺门,崔圆回过头,看了一眼那“大圣慈寺”的牌匾,笑了笑,向卢杞道:“李宓还没想明白,从他站在这里,就已经被我算计了。”

    他的意思更简单,只比较李琮与李亨之间,谁更需要李隆基。

    另外,今日他们还忽然发现,其实那个开创盛世的英明天子,心意是十分容易揣摩的。只要猜准圣人的忌惮之心,很容易就能操持圣人。

    但他也只是俯首谢恩。

    挥退这些不识圣意的臣子,他只留下崔圆、卢杞,问询他们对事态的看法。

    “爱卿平身。”

    他印象里的圣人,还是当初那个正当盛年、意气风发的模样。乍一看眼前老者满头白发,面容憔悴,他没有马上认出来,而是担心崔圆被骗了。遂上前两步,更仔细地端详。

    卢杞笑道:“你也不怕真个逼反了他?”

    “无相禅师云游天下、徒步入蜀的时候遇到了圣人,从陈仓山中引圣人南下,至汉中,遇到了卢杞。”崔圆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提醒道:“此二人如今极得圣人信任。”

    ~~

    “陛下,陛下!天降祥瑞,天降祥瑞啊!”

    这句话,前半句是唐太宗皇帝说的,后半句是他说的,接着,他轻声喃喃道:“朕知你等是忠臣,却不知李宓是不是忠臣。”

    “圣人放心。”崔圆道:“臣得右相嘱托,早已在蜀郡安排好接驾事宜。选作护卫的,都是忠于陛下的精兵骁卒,李宓定不能危及圣人安危。”

    李宓穿过院落,步入一间禅房,只见一个老者正由一众士卒保护着,端坐于房内。

    李隆基沉默了很久,他一辈子喜怒不形于色,这一刻却是控制不住那种颓态。

    无相、英干吃了一惊,心虚不已,连忙把老僧抬起,赶到一间无人的禅房,方才说起话来。

    李宓目露怀疑,但还是把语气放缓,道:“我想求见圣人。”

    李隆基虽厌恶薛白,却也认为这是最顾全大局的办法,点了点头。

    “他们是谁?”

    “天回。”

    然而,十分尴尬的是,那驿使是关中派往各地报捷的。他出发之时,崔干佑刚刚从长安城下退走,而他一路狂奔,此时还不知圣人已到了蜀郡。

    又等了好一会儿,终于,卢杞与无相禅师从院子里出来,与李宓见了礼,带他入内。

    他想起走过秦岭的一路上,每次遇到险道,无相都会背着他,想起英干会在滩涂上支起柴火熬粥,他们也曾打猎,烤了肉却说自己是僧人,不能食荤,但为了他破戒杀生了。

    穿过一重又一重的院门,两人终于停下了脚步。

    “你查他做什么?”李隆基不悦,脸上不动声色,反而带着些笑意,淡淡问道:“查朕的救命恩人,你可是怀疑朕是假的?”

    “是。”

    等了一会儿,节度副使崔圆从寺中出来,长揖一礼,道:“圣人正在歇息,我带节帅前去候见。”

    崔圆拜相,想的是兴复天下,正忙着兵粮账册。没想到还要为圣人做这些小事,但李林甫、杨国忠一向也是围着圣人转的,只好领命。

    “英干禅师是个假和尚无疑,本名殷一十,是绵州的一个盗贼,犯了大案,往北逃了;至于无相禅师,臣派人悄悄试探过,他并不会说新罗语。”

    两人之间的距离有些近了,这让李隆基感到有些不安,这让他心中十分不喜,进而下定了某个决心。

    卢杞才领了旨,便听说远处有驿马奔来。

    这阵子,他正在安戎城与吐蕃兵马对峙,接连得到一些消息后,不得不临时赶回来。

    英干无奈,只好道:“小人确实不是贵寺的僧人,只是在秦岭时看他二人身上颇有值钱的物件,便说自己是益州的僧侣,给他们引路。”

    所幸,卢杞已趋步过来,挡在了他与李宓之间,让他不至于如坐针毡。

    “小人一开始确实没想救圣人,只是看他说话很有架势,想让他与小人一道化缘……一道行骗。后来,才知他是真的。”

    无相没想到他这般神通,目光看去,见他宝相庄严,惊为天人,只好小声地从实招来。

    忽然听到这一句,李隆基从思绪中回过神来。

    他的意思是,还是有办法控制住李琮、薛白,重夺权力的。

    “你欲何为?!”

    李宓得到的旨意是做好接驾的准备,毕竟,李隆基都打算入蜀了,自是不会让蜀郡的兵马离开。换言之,出兵关中是李宓擅作主张了,他必然要有个说法。

    但穿过秦岭并非是那般容易的,两人走到一半就把干粮都吃完了,几乎要饿死。幸运的是,遇到了英干,英干是大慈寺的得道高僧,心怀苍生,把身上仅有的食物都施给了他们。

    狗屁的破戒!

    一阵响,李隆基猛地把桌上的笔墨纸砚全都推倒在地,眼中杀气毕露。

    “玄中观?”

    “朕打算扩建大慈寺,将此处扩建为皇家寺院,亦作为行宫。朕还要赐给禅师每人良田一千亩,让伱们更好地周济百姓……”

    他驻守蜀地,镇压南郡、防备吐蕃,在军务上做得也许不错。可显然不是一个擅于揣测圣意之人。

    李隆基喃喃念着这两字,沉吟道:“何意啊?”

    李隆基自是不会与这等小卒一般见识,当旁人怒而问罪,他反而摆摆手,赦免了这驿使的罪,详细问了长安城的情形。

    等到李宓退了下去,李隆基看向崔圆、卢杞,道:“疾风知劲草,世乱识忠臣啊。”

    “是。”英干只好低下头,继续道:“小人原本是想偷偷药了他们,好拿走他们的财物,后来没想到……真是圣人。”

    “圣人是如何到蜀郡的?”李宓问道。

    “臣……误信了传言,请陛下治罪。”

    “捷报,捷报!王师已击退叛军,守住长安!”

    李宓又追问道:“可知在陈仓发生了何事?为何灵武那边还有一封旨意?还有,我听闻圣人是孤身而来的,朝臣们呢?”

    待李宓走后,他还是拾起了地上的册子,看过之后,目露疑惑,招来了崔圆,吩咐道:“你去查查。”

    李隆基点了点头,不由在心中感慨,还是杨国忠知他心事且做事熨帖,忠心耿耿。

    当时,他被困在陈仓山顶的栈道上,天已经完全黑了,使他举步不敢前,深怕坠入深渊。所幸一只宝鸡,一边叫,一边为他引路,将它引到了山顶的铁庙之中,而无相禅师就在铁庙当中。

    方才李宓面圣的态度,并没有让李隆基感受到其忠诚。

    “臣有罪,臣绝无此意。”李宓却依旧放下手中的僧侣名册,道:“臣只是担心陛下安危。”

    “遵旨。”

    如今的情形是,他们虽可通过蜀郡控制长安的粮食,但看为人处事,李琮与薛白反而比李亨要不受控得多。

    李隆基权衡着此二人的意见,终于缓缓道:“传一封旨意给李亨……”

>>章节报错<<
章节页翻页上方广告 章节页翻页下方广告

设置

字体大小